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关乎着人们的生活,经济本来就不好懂,只有那些经济专家能够把经济分析的头头是道,外行人也只有看热闹的份。
全球经济持续低迷,欧美,日韩等国内经济都陷入泥潭中,而中国也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。
从之前公布的经济数据上看,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信贷投向房地产,实体经济的信贷几乎没有,这什么说明呢?说明很多实体经济不进行借贷;从民间投资增速来看,负增长说明大家都不投资了;从m1与m2增速的差距看,m1 越来越大,说明更多的钱已经存在银行,不是投资和扩大再生产。
这样的数据,真是让我们透心凉啊!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怎么了?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承受不住的高税费
企业面临的社会保险33%,企业所得税20%,增值税17%,个税累进,粗算10%,贷款利息10%,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及动不动的罚款等。
2、各项成本不断攀升
对于制造业而言,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,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,小老板可谓是欲哭无泪。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是:黑白两道的压迫,销售冷到冰点,知识产权保护低,合同无法履行,到处都是收费站。这种现实情况,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?
3、创业贷款难
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 ? 原因很简单,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,银行不想借给你。
4、经济收入导致的劳动力不断流失
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,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。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,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。你培养了多年的熟练工,工地一加薪就跑了,你和谁去竞争 ?
所谓招工容易,是要高工资的,否则没人来。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,由于是国企主导,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,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,缺人就加工资,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、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。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,且无所谓还贷,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,只好收摊了。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,但本身亏损。5、房地产可谓是摧毁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
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。在房价构成中,地价约占 30%,再加上中介、装修、家电家具,估计 30% 的 GDP 直接由房价而来。另外卖地收入,又拉动了铁公鸡,杠杆率至少是 3 倍,又是15%GDP。一账算下来,房地产投资在 GDP 的占比超过 45%。
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,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,其他人很惨。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,包工头赚了 20 万,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。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,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,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。
如今实体经济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步了,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。现在的改革,好改的基本改完了,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了。一刀下去,必然刺痛当今社会,尤以已房地产为首的国家支柱产业。